2006年10月18日 星期三

買樓

剛出來社會做事不久,親戚就相繼問栗子妹:「有買樓的打算沒有?」

栗子妹與父母現居一個 300 呎的公屋單位,感覺好像很寒酸。不過屋所處位置交通便利 (不過不近地鐵站),設施尚算齊全,且空氣也不錯,就算栗子妹肯背負半生樓債,我能找到另一個如此適意的單位嗎?

其實小妹認為,住的地方實在不用太大,夠用便成了,因打掃是一大麻煩事。小妹每週打掃自己住的單位,往往要花上大半天;若然單位忽然大了一倍,那我豈非要轉為全職阿四,甚麼也不用做?

上個月,《時代》雜誌曾介紹過美國人住房的新趨勢,說美國人現今對住的需求轉趨簡約,由從前的獨立花園洋房,變成現在時興的迷理屋和流動房子,因打理方便且可省錢。栗子妹讀過報導後,十分羨慕,幻想自己擁有一間流動房子,每天駕著房子四處去,欣賞各地的風光,與不同的人打交道做朋友。可惜我身處的地方是香港,無論車駛到甚麼地方,看見的都是一式一樣的高樓大廈和購物商場,實在浪漫不起來


8 則留言:

  1. 住公屋有什麼不好? 一點都不寒酸! 我都在公屋大,舊區那份親切感是新區不能給予的。難道住xx門、zz山就好high 嗎? 最少我不會這樣認為。住公屋最少不會被迫遷(如果沒有什麼大事)。 絕對同意blog主所言,居室夠住就好了。「看見的都是一式一樣的高樓大廈和購物商場。」而且仲要懶商檔,攪到平靚正的東西更加難找了。

    回覆刪除
  2. 小種子最羨慕的就是住公屋的人﹐我可還沒向你們道出小種子有多可憐﹐那就是九七年時買樓﹐做了樓蟹﹐但我可不是炒家呀﹐也要陪人一起﹐受到懲罰。哎﹐世事難料……下面是一個香港人的故事﹐朋友很久前e-mail給我的﹐剛好可在這場合與大家分享。 A君年少努力,年年交足稅,30幾歲結婚夠首期買入200萬私樓,往後30年為層樓同 銀行打工,利息俾銀行已經有200萬。60幾歲以為可以安享晚年,但年老多病又無資格享 有公共醫療福利,窮僅餘之積蓄過活。那知強制驗樓要收佢一筆驗樓費,報告說佢座大廈要 大量維修,可憐兩公婆無錢維修,想賣樓又無人要,走投無路下,只好雙雙流落天涯,無 家可歸。 B君讀書一般,做下散工,有個臭味相投的女友,結婚一同申請公屋,好容易俾佢 地分到上樓。上樓後2人無乜事做一於照特首意思生3個,搵唔到野做把心一橫申請綜援,萬 幾蚊不知幾好駛,個仔近視都有配眼鏡資助。d仔大個叫佢地一個二個去申請公屋。30幾年 後,層樓破舊但有政府用A君d錢同佢維修,年老多病打電話叫醫護車佢地去公立醫院睇醫 生,一包二包葯俾佢,慌死佢地投訴醫院。返到屋企弄孫為樂,抱孫看街景,指著 天橋下的A君說:
    『孫仔,俾心機申請公屋呀,如果唔係你就好似呢個老人家咁X街啦。

    回覆刪除
  3. 為一層樓而打工,接後二十年還要為層樓節衣縮食,見到喜歡的東西不能買,這還算是生活嗎? 如果突然沒有收入,就夠心煩了..... 所以很多人都改為租樓往

    回覆刪除
  4. 施裴說得很對。住公屋沒有什麼不好,我也是住公屋大,近年才搬,但很懷念以前一打開門就『一呼天下應』的情景 (井字樓的特色~~)。鄰里間關係也比較親密,哪家娶新抱,哪家添丁,哪家幹三行工作,哪家是賣豆腐的,而哪家有背景(黑人物)都一清二楚,不像現在連鄰居長相跟姓名都搞不清楚。出入見得最多的,竟是屋苑的看更大哥大姊。 其實居室舒適整潔已經足夠了。在經濟充裕的情況下,有時候空間愈大,人的慾望也會隨之增大。家居狹小,還會控制一下自己的購物慾 (買了沒地方放置嘛);家居大了,顧慮也消失了,什麼都買回家,把家當貨倉,自己猶如倉務員。 買不買樓,是個人衡量各方面後所下的決定。親戚怎麼說由得他們,最緊要你清楚知道自己的能力和需要,別因他人一番話,就令自己成了「為樓生,為樓亡」的可憐蟲。

    回覆刪除
  5. 謝謝各位blog主沒有看不起仍在公屋中掙扎向上的栗子妹!其實我絕對不覺得自己的家寒酸,只是每年聽那些親戚說三道四,一時感觸...

    施裴:絕對認同!舊區的人情味真是濃厚得多。早陣子聽見觀塘要重建,覺得很不捨得。不過沒辦法,因為「社會要進步、香港要繁榮」,政府眼中已容不下有歷史價值的東西了。
    唉,現在想在香港找平靚正的東西,真是比登天更難,要不然大家怎會一窩蜂北上消費呢?我覺得最大對比的,就是觀塘apm和裕民坊的食肆,價值和食物質素真是差天共地啊!(我是指裕民坊那邊的較平和好吃。)

    小種子:故事很發人深省,謝謝分享!
    原來閣下不幸做了樓蟹,栗子妹也不知說甚麼好,惟有祝小種子能早日脫離大閘蟹一族...

    咖啡女:非常認同!我真的不願意幫香港的地產發展商打死一世工啊!
    我也怕會突然沒有收入,所以努力賺錢、儲蓄和投資,希望很快可以不用為錢而工作。
    不過關於租樓住呢,我又有點兒保留,因為曾見朋友一家四口,某然忽然被業主逼遷(業主要收樓自用),弄得狼狽萬分,所以我想還是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比較好,不然就住一世公屋算了。

    isako: 講得好!我才不要做「為樓生,為樓亡」的可憐蟲!
    提到住公屋,我可是有很多東西想說呢!讓我看看下週可不可以寫一篇關於住公屋的兒時趣事與各位分享。
    「有時候空間愈大,人的慾望也會隨之增大。」- 這句說得很好啊。每年我拿了部分書去圖書館捐贈後,發覺書架上多了一些位置,就會忍不住手去買別的書。我是不是已經變成購書狂了?

    回覆刪除
  6. 噫,今早回應板好像有點兒問題,不能分段,奇怪...

    回覆刪除
  7.  其實...買樓可以當作是儲蓄的一個方法, 因為樓房是『資產』, 資產的保值和升值能力, 亦會比現金儲蓄高, 不過, 今日香港的樓價太貴了, 建議你儲多d錢先, 等機會, 等樓市再一次大跌市, 市區新樓的樓價返回約3000蚊呎的水平時, 才考慮買啦。(經濟循環, 有起必有跌, 一定等到的。)

    回覆刪除
  8. 有時會想著要爸媽可以住得舒適些, 只是暖暖能力實在是有限公司 現在住的公屋可是在 "半山", 還可以看到 "點點海", 大日子時還可以看到 '燦爛煙花" 呢.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