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日 星期二

借題發揮

同事傳來《明報》十一月三十日,一篇由陳雲撰寫的文章,題為〈金舖特約了秋天〉,轉載如下:


閒坐書齋,最怕寄養小兒拿他學校的中文課本來問我,一來是小孩資質不在語文,輔導學習,要格外用心;二來是香港中文課本的文章品質多是低劣,閱後徒添哀嘆。上月讀到的一篇,倒令我醒覺,香港辦教育的一群人,如何不學無術,自以為是,為了貫徹香港衛生當局的精神健康訓令,竟在下一代實施情感禁制,不許下一代傷春悲秋,不懂得表達及面對人生的哀愁。這種Newspeak式的控制,連蘇聯老大哥都自嘆不如了。我一貫認為,香港官商勾結,不許培育獨立思考之市民,已到了文化法西斯(cultural fascism)的地步。


閱讀理解練習的課文,學習「單元」叫「自然世界」,「單位」是「秋天的童話」,課業四乃「秋之落葉」,課業五為「城門河的秋色」 。「秋之落葉」,摘錄如下﹕


  秋天來了。登高遠望,盡是一片茫茫的金海。
  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漫步,清爽的秋風迎面而來,那滿樹的葉子嘩嘩作響,紛紛飛墜。細細觀看,落葉如蝴蝶翩然起舞,似黃鶯展翅飛翔,還讓人聯想起舞蹈員的輕盈舞姿。只是一瞬間,地上便滿佈落葉,猶如鋪上了一層厚厚的金色地氈。
  我輕輕撿起了一片落葉,瞧,它多像一隻金色的小船!或許它想投入小河的懷抱才飄落下來?於是,我把它放進小河裏。河水嘩嘩地響,像是鼓掌歡迎。「小船」輕快地打了個旋,彷彿和我依依告別,然後開始了它有趣的航行。……
  正這樣遐想著,忽覺一片柳葉落在我的頭髮上。拈下一看,竟還是綠色的呢!我笑了﹕「這一定是個小好奇!看到姐妹們紛紛落下,也忍不住跳下來。」我將它弄成一隻樹葉哨子,「必必」地吹起來。……
  我找來一根細繩,把樹葉一片片串起來,放在頭頂。哈,真有趣。我變成一個頭戴金冠的「王子」了!
  秋天真奇妙。看,連落葉都如此有趣!


課文有許多的描寫技術,卻違背天理人情。樹木在秋天落葉,是雨水不足而要自保元氣,乃生機之凋謝,而課文竟說落葉如暮春三月亂飛的蝴蝶與黃鶯(「暮春三月,草長鶯飛」也)。課文又說,樹葉要落下,是為了在小河上航行,連河水都鼓掌歡迎它的。綠色的柳葉墮下,竟說是要與枯葉姐妹一起玩耍。閱罷課文,目迷黃金,倒懷疑出版社漏了一句﹕「以上課文,由金大福金銀珠寶公司特約撰寫。」


悲哀不利於消費社會,政府又宣傳精神健康,於是課文刻意回避「悲秋」這個中外文學慣見的母題,寫歡樂秋天,然而,寫出來的,卻是搗亂季節、破壞感情的精神錯亂文章。例如綠葉見了黃葉,要跳下來一起玩,這不是模仿式的自殺(copycat suicide麼?課文中的孩子,是自說自話,只顧自己玩樂的瘋癲小孩,這是我們要培育的下一代麼?課文原本要貫徹精神健康的「主旋律」,卻事與願違,變了傳授感情錯亂、拿苦楚來玩樂的聯想技術。修辭方面,奇技淫巧,亂吹一通之後,結尾卻是詞窮理屈,用了思想貧乏者的口頭禪「有趣」來總結。這篇課文,是某位香港名作家編撰的。Very interesting


栗子妹素來喜歡陳雲的文章,但這篇卻令栗愕然兼心痛。難度陳雲還嫌自己的名氣不夠響,要以踐踏別人來抬高自己?雖然課文不是上佳之選,但也不至於要被扣上「模仿式的自殺」、「瘋癲小孩」兩頂帽子──這可是比「沒文采」嚴重千萬倍的指責!


另外,栗不覺得課文是情感禁制的例子。你說作家迴避「悲秋」主題,我看她不過是想另闢蹊徑!況且人生已經夠苦的了,何必另撰新文,為下一代添哀愁?


忽然想起在小兄弟處,看見有人批評某出版社另立分支出版中文書,有看不起中文之嫌。原來世間喜歡借題發揮的人還真不少。


推介:書樂兩忘 P 〈十個「不悲秋」之怪想〉


7 則留言:

  1. 看到陳雲對該篇文章的批評,想起一段歷史插曲﹕ 話說宋神宗童年時,太后召程頤(或程灝,是誰我記不清了)作神宗的老師, 一天神宗貪玩,折斷了葉子,於是這位老師罵他﹕「你這是傷了天地間的和氣。」應該是罵得很激烈,令神宗很不是滋味。人說二程都是徹底的道學家(雖然那時朱子的道學還未出現),我看陳雲也有點影子。 讀過他的《執正中文》,對他的論點實在不敢恭維,一個人反對政府官商勾結,反對社會中文水平下降,激烈到像他那樣壅塞、偏激,也實在少見。我們的社會正經歷著崩壞的時代,有許多飽讀詩書的知識份子,對現狀有很多意見,但既有深度又現實的真知灼見,又有多少﹖
    [版主回覆12/02/2009 20:40:00]認同石像所言。談語文的文章我看不少,但像陳雲那麼偏激的,確實少見。別人論中文情理兼備,但他呢,卻似潑婦罵街,即使有理,也難以讓我信服。他大概以為自己是天尊了,這樣子詆毀別人的文章,毫無厚道,半點也不像知識份子。
    《中文解毒》和《執正中文》兩本,我只看了少許便放棄。起初還覺得他有理,還感激有人肯站出來保育中文,但後來卻越看越不是味兒。打著「保育中文」旗號又如何?不過是像某些人,借環保之名來謀私利吧了。
    今日報紙寫,港生英文水平日差,主因是學校中英文夾雜授課。陳雲那篇文章中英夾雜,是想荼毒港生吧?(看,我也很能說陰謀論的 )

    回覆刪除
  2. 項莊舞劍!
    [版主回覆12/02/2009 20:41:00]Isis: 可恨我到今時今日才發現這點!我之前花了二百元,買了他兩本書...

    回覆刪除
  3. 陳雲這篇文也嚇了我一跳, 最初看時, 還以為他是見到有人批評這篇課文, 而去罵這段批評文字(" 課文有許多的描寫技術,卻違背天理人情......") 不合理!! 我只覺得這篇文太過肉麻, 太多比喻; 但他罵得著實很厲害。 我揭過他這兩本講中文問題的書, 覺得他似是論政多一點。不買是因為覺得太貴..... 這篇文令我想起陶傑的文章。
     
    [版主回覆12/06/2009 17:21:00]芝的觀察很對。在我看來,陳雲無論寫甚麼,其實都是在罵香港政府!本來這也無可厚非 (因為香港政府抵罵嘛!),但他這樣子踐踏另一位作家的文章,我覺得是過了火。即使別人的文章如何糟糕,也不用如此鞭撻吧?這篇文章,真有點當年文革批鬥的影子

    回覆刪除
  4. 他是旨在指桑罵槐,焦點還是政府(的教育政策)。
    政府的中文的確不像中文,只要有人罵就會有人看。 至少我有些學生也很喜歡。
    上面有人說他激烈,面對現在這樣的政府,會激烈我真的覺得一點不奇。
    [版主回覆12/06/2009 17:24:00]小兄弟:罵政府歸罵政府,他可是在指責另一位作家教唆小孩模仿式自殺呀!
    噫,有學生喜歡看評論政府中文的文章?那可是一件喜事呀!

    回覆刪除
  5. From that 文章, I have to guess that 文章 is for P3 or P4 students.  Do we have to teach youngster the cruel reality of 傷春悲秋 already?  I would rather the students still maintain their slim imagination as they can retain and follow the 文章 and picture the scene as they see fit.  
     
    [版主回覆12/06/2009 17:25:00]Kilo Kel:  I totally agree with you. The world is already too complicated for children, what's the point of showing them some 傷春悲秋的 articles, even if they are authentic?

    回覆刪除
  6. She emphasized that it's a "meta-study", which means that she didn't do the studies herself, but rather, compiled a bunch of studies done by others, and picked out a trend.

    回覆刪除
  7. Ooops, sorry, wrong blog

    回覆刪除